我们该如何设计未来的城市交通?
送货无人机和无人驾驶汽车等创新技术已经开始在社会生活中大行其道,它们看似代表了未来城市的出行方式,但这些技术真的能在未来世界的道路上取代传统交通工具吗?新书《交通的未来》汇集了多篇描绘未来世界里重塑生活和出行方式的文章,让我们能够管中窥豹,展望憧憬中的未来世界。在此书的介绍中,建筑师摩尔(Derek A. R. Moore)提出,未来的交通出行系统不应该仅仅负责把人们从地点A运送到地点B。我们必须设计出能够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诸多挑战的可行性方案——这些挑战包括气候变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隐私保护和安全性问题等,让我们的生活在奔向未来的旅程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如今的交通方式充斥着花样繁多的创新、颠覆和争议。从学术、行业到商业实践,各种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新架构和服务正在为我们打造一个未来城市交通出行的乌托邦。
在美国,交通设施因人们的忽视而面临着大规模的损坏和荒废等问题。基于现有规模,世界上的其它城市却正在基建项目上大兴土木。与此同时,我们(美国)在设计、建造和运营上的开支却被进一步压缩,能最终被用在耐用性改造上的各项投资也促襟见肘。
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为交通而设计的建筑会逐渐昙花一现,淹没在充斥周围的信息、广告和物质化海洋中。所有这些都以牺牲人们的整体体验为代价,更不用说交通是以「目的地送达」为前提的概念。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们应该找机会扩大视野——对交通设施的设计进行更广泛的思考,并重新审视我们所秉持的核心理念。
SOM 在交通设施的规划、设计和结构工程方面有丰富的经验,这些设施包括——机场、铁路、汽车站、轮渡码头、桥梁——以及与人们分享这些设施的城区。在交通设计上,我们始终秉承如下两条法则:
首先,无论是出于实用或象征性意义的考虑,交通运输建筑都是以服务于市民为目的:这些建筑应该经久耐用,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应该成为公共领域中能够提升生活质量的一部分。
其次,交通设计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问题时应该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在上述两条法则的指引下,我们能实现另一个关键目的:利用这些交通设施来实现社会公平并帮助我们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
时至今日,汽车和相关基础设施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随着「交通也是一种服务」理念的推广,以及网约车公司(滴滴、优步、来福车等)与更经济的纯电车、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进一步整合,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在公路、街道和停车场等设施上方面目睹最显著的变化。
那么,20世纪所遗留的,已经无处不在的沥青和混凝土又该如何处理呢?在新技术与服务即将大行其道的十字路口,我们应该怎样设计新的城市?用于停车场的空间是否可以重新回收,甚至在新的开发项目中被彻底剔除?
业界对上述情况的预测喜忧参半。早期,对完整城区的规划和设计都是围绕这些技术进行的,这些设计深度整合了全套的数字「智能」服务,有一种决然的反乌托邦意味,当然其中也免不了有对隐私保护问题方面的隐忧。
同样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思考这些变革如何把社会和环境问题纳入我们的考虑范畴。当今世界上无处不在,且为汽车所预备的基础设施可能受到网约车企业所运营的无人驾驶电动车的进一步制约——受制于更高效的绿色替代性方案:固定导轨和轨道交通,例如轻轨、地铁和高铁、当然还包括有轨电车和电动巴士,甚至还有快速公交等交通工具。
一些未来主义者预测称,我们所熟知的铁路也面临逐渐衰亡的命运——因为这种交通方式的高昂造价和其天生就欠缺的灵活性。与此同时,技术含量不那么高的轨道交通方式却仍然蓄势待发(更不用说在造价和应用方面处于完全不同级别的超级高铁),但是铁路的载客量和极高的速度仍让它成为城市和地区间运输的最佳方式,更别说大型城市的地铁网络所具备的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
重中之重,是创造一个兼具各种出行方式,同时满足长短途交通不同需求的道路交通网络。今天的电力驱动汽车在继承了为汽油车所建设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之后仍占据压倒性优势。然而,在不远的将来,其它地方新建的道路运输网络将需要适应密度和能效比更高的城市环境。再看一下这些运输网络的所有权——公有化比例应该是多少?私人化到什么程度才能称得上过于严格?
交通对我们日常生活——乃至整个星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必须把它看作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一个公共空间,交通设计也是解决我们在21世纪所面临挑战的根本解决方案之一。
而在从事洲际和环球运输的航空领域,创新也在公众感受得到的尺度和程度上进行着。从航线到航班膳食服务,数字化应用正在改变一切。生物识别技术能够减少或完全摒弃机场候机楼内设立的重重关卡,这对建筑设计行业来说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有可能让人再次体验「平顺」的飞行旅程,尽管其中少不了无处不在的监控设备。机器人和自动化处理技术(在值机、行李托运、登机口、海关等步骤上)都极有可能用这些技术替代现有的人力岗位。
民航客机的技术进步一直以来都是机场和航站楼设计更新换代的最主要动力。上世纪60年代问世的波音747客机是此后50年机场候机楼设计和建设的推动力。最近,空客宣布旗下超大型客机A380退役,这也直接导致了许多机场基础设施在适用于客机尺寸的基建方面变得过剩。
远程客机(波音787和空客350)已经开始跳过之前经停的新加坡和阿拉伯湾的超豪华换乘枢纽,这就让这些机场不得不重新思考自身在未来地区性发展中的定位问题。这些超长距离的直飞航班有可能在未来的航空网络中占据压倒性优势,造成许多机场沦落成弃之可惜的大型「鸡肋」。
我们的下一代完全不会因为看到新一代客机的崛起而大惊小怪,新式客机的尺寸和造型将掀起下一个50年大规模机场设施建设的高潮。那么问题来了,是否还会有人质疑无人机已经让我们对地面和空中的运输方式有了全新的认识呢?
未来的所有交通方式全部采用清洁能源的趋势是势在必行的——无论是采用电池、可再生能源、核能,或是其它尚未发明的技术手段都不会例外。在建筑完工直到之后大楼自身的运营阶段,交通运输都会是温室气体排放和气候变化的最大源头。作为设计师,我们必须把交通的净零能耗作为优先考虑的解决方案。
在这方面取得的进展已经开始浮出水面:多家航司已在试用生物航油,而一个以飞机碳排放为主题的国际会议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电动汽车在降低城市碳排放方面也有极大的潜力。不仅如此,用于能源输送的基础设施本身也必须得到更新改造,以满足新一代运输方式的要求——比方说,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分布应该足够广泛。而全球范围内的中产阶级——一个偏爱旅行的群体的数量——正在迅速崛起,这就需要新建数量惊人的交通基础设施。
一个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是,建造这些新系统所要付出的环境方面的代价。我们是否能减少建筑「内含能」的总量——建筑材料在最初的提取、加工、制造和运输过程中所花费的能量——在进行交通系统建设的同时满足不断增长的需要?
所有交通运输方式都是塑造城市和交通建筑形态的无形力量。在 SOM,我们把它看作是一个可以通过深思熟虑的设计来赋予建筑人性化特质的力量。它也应该是能让所有人共享和互联的方式——事实上也是一种人权的体现。交通系统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和对这个星球来说——是如此的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把它当作一项公众福利、一个共同空间,更是我们解决21世纪所面临挑战的关键部分。
Derek A. R. Moore是 SOM 纽约办公室总监。他负责管理和总览公司机场和运输行业的业务,并在北美、欧洲、印度和亚洲的大型机场和火车站项目的设计规划中扮演领导角色。Moore持有艺术史和建筑学的高级学位,曾在多个领域担任讲师并有多部著作出版。他是罗马美国学院的研究员,也曾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历史和建筑理论。